在美聯儲結束了第三輪量化寬松的背景下,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步伐卻仍在繼續(xù)。國際清算銀行(BIS)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10月環(huán)比上升1.5%至121.57,連續(xù)第5個月回升并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與此同時,10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環(huán)比亦續(xù)升1.5%至117.73,再次刷新歷史紀錄。據高盛高華統(tǒng)計,5月份以來人民幣有效匯率累計升值幅度已超過6%。
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,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于6.1397,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3個基點。由于隔夜國際匯市美元振蕩下跌,昨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于6.1175,升值38個基點,并突破6.12關口。
這也是本月17日“滬港通”開通以來,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的連續(xù)第三個交易日走高,暫時告別了此前一段時間的相對弱勢表現。一國有大行外匯分析師劉新亮表示,近日人民幣在即期市場的強勢,主要是受到“滬港通”因素、以及境內銀行間人民幣資金面本周以來持續(xù)偏緊的影響。“首先,17日"滬港通"開閘,在香港離岸市場上提振了人民幣匯價,并對境內人民幣即期匯價帶來推升作用;其次,全球資金剛剛結束了連續(xù)八周的凈流出,重新流入中國市場;另一方面,本周銀行間流動性受打新影響持續(xù)緊張,因此市場對人民幣資金的需求也有明顯提升”。
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,10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660億元,而同期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1462億元,兩者出現明顯背離。瑞銀表示,隨著年底臨近,預計未來幾周離岸人民幣即期匯率仍將進一步微漲。